微信: ccagr2018
电子邮件:
这个电子邮件地址已经被防垃圾邮件程序保护,您需要启动JavaScript才能观看
请抄送:
这个电子邮件地址已经被防垃圾邮件程序保护,您需要启动JavaScript才能观看
这个电子邮件地址已经被防垃圾邮件程序保护,您需要启动JavaScript才能观看
加拿大电话:
电话:1-416 642 3890
传真:1-289-965-0998
![]() |
![]() |
加拿大农业, 农产品贸易状况及对中国农业的启迪(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商务部网, 加拿大农业统计署)
一、加拿大农业总体情况 农业和农业食品业是加拿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2005年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8%。加拥有耕地面积46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其中,西部草原省 (主要包括阿尔伯塔省、萨斯卡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占81%,其余省份占19%。加现有农场24.7万个,平均面积676英亩(约合4056亩),平均收 入64,160加元。目前农业人口35万人,占加就业总人数的2%。加农作物及其食品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大豆、油菜籽、红肉类(牛肉、猪肉和羊 肉)、水果、蔬菜、烟草、饮料、酒类等。加各省生产的农产品不尽相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主产水果、蔬菜和花卉;西部草原省主产红肉类和谷物;安大略省和魁 北克省主产红肉类和乳制品;大西洋省(新不伦瑞克、诺娃斯科舍、纽芬兰和爱德华王子岛)主产马铃薯和乳制品。加国内仅消费该国农产品的二分之一,其余全部 用于出口。 1990-2003上半年,加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2003年出口额达244亿加元,占全球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3%,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欧盟、 美国和巴西);进口额206亿加元,占全球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7%,居世界第五位(前四位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 自2003年5月以 来,由于受疯牛病、干旱、蝗虫灾害、加元升值以及油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加农产品出口遭受重挫,出口全球份额连年降至3%以下。虽然自2005年5月起美 国、日本等相继部分恢复对加牛肉进口,但加出口形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出口增长幅度和前几年相比明显放缓。2005年加农产品出口262.2亿加元, 比上年减少1.2%; 进口211.1亿加元,比上年增长3.4%,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加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 加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牛肉、油菜籽、猪肉等;进口主要有葡萄酒、食品配料、饼干、啤酒、猫狗食品等。2005年主要出口市场:美国 (60.3%)、日本(10%)、欧盟(5.9%)、墨西哥(6%)和中国(5.6%);主要进口来源国:美国(58.5%)、欧盟(14.1%)、墨西 哥(3.1%)、巴西(2.6%)和中国(1.9%)。 根据加方统计,2005年中加农产品贸易总额12.91亿加元,其中中国对加出口3.99亿加元,同比增长17.9%;从加进口8.92亿加元,同比下降27.9%(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减少了从加进口小麦和菜籽油)。2005年中加农产品贸易统计如下(亿加元): 2004 2005 增长/下降 2005年中国从加进口主要农产品及海鲜类产品 亿加元
2005年中国对加出口主要农产品及食品 亿加元
目前加拥有6000多个FBT加工厂,但绝大多数属中小企业,雇员一般在15-17人之间,年销售额平均在10万加元左右,大企业仅占5%,其中外国跨国 公司如Nestleˊ(瑞士)、Kraft Food(美国)、Cargill(美国)等占大多数,加企业如McCain Foods、Maple Leaf Foods、George Weston只占少数。根据2005年加农业和农业食品部的报告,大企业的规模经营利润回报率往往是非食品企业的3倍,中等企业的回报率与非食品企业持 平,而小型企业则少于非食品企业。 近20年来,加一直是加工食品的主要出口国,其产品主要有肉类的烹饪、熏制、罐装,面粉、植物油、烘烤食品、喂养食品、海产品、软饮料、烈酒果酒、糕点糖 果等,产品远销世界170多个国家,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为美国(76%)和日本(9%)。加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欧盟作为整体除外),也是主要的牛肉 输出国,2005猪肉出口额为 28.4亿加元,比上年增长7.1 %;牛肉出口额18.5亿加元,比上年减少7%。自2003年发现疯牛病后,许多国家暂停进口加牛肉,使其牛肉业损失约70亿加元。虽然目前出口形势趋于 好转,但加牛肉出口仍难以恢复元气,2004年和2005年牛肉及其制品的出口仅为2002年的45%-48%。 加食品、饮料和烟草 (FBT)在国内的销售十分看好,是加最主要消费品之一,2003年加个人FBT消费总额达1270亿加元。 2003年加个人在物品方面的消费比例 虽然目前全加境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大食品零售商(Loblaws、Sobeys、Metro、Overwaitea 、Loeb等),但其年销售额却占全国总销售额的61%,比10年前增长了50%,其分店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04年底,Loblaws的分店达 1030个,Sobeys达1310个,与此相反,中小食品零售商的数目则呈下降趋势,市场份额占有率也从10年前的47%下降至目前的39%。
三、加拿大农产品流通体制 加的农业食品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链( a complex integrated chain), 包括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食品饮料烟草(FBT)加工,食品零售/批发、食品服务及进出口贸易,是加及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加农业生产和流通互相交叉,界限有时很难分清。谷物生产者同时也是食品加工商;畜牧场主同时经营牲畜的批发业务;农产品批发商同时兼任进出口商等。这些生 产、供应链默契配合,相互协调,形成了从农场到加工、分销、零售/批发和餐饮服务的整个食品链。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加在农业和农业食品领域实施了各种不同的“供应链协调方式”(Supply Chain Initiatives), 主要包括更紧密的纵向协调(Closer Vertical Co-ordination)和横向协调(Horizontal Co-ordination)。前者指的是企业一条龙运作方式,集收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为一体,每个环节都有统一标准,严格把关,以保证产品质 量。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往往与农场主签订合同,提出要求,如不得在农产品中夹杂任何化学物质,不得虐待牲畜等,例如,加Wendy’s International 公司(快餐连锁店)就向农场主提出要善待动物的特殊要求,并通过审计来检查是否满足了上述标准。横向协调指的是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都要互相配合,以达 到促销、交换信息和形成合力的目标。 根据《加拿大谷物法》(Canada Grain Act)和《加拿大小麦局法》(Canadian Wheat Board Act),西部草原省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生产的小麦和大麦均由加拿大小麦局(Canadian Wheat Board, CWB)统一收购、销售和出口,其他省则通过行会组织如小麦种植者销售委员会自行销售。 加小麦局以最好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收入在减去销售成本后再返还给农民。该局对小麦和大麦的收购价格实行“两次结算”制度,即农民在交付谷物的同时 就会获得首期付款,该款项由政府担保,相当于小麦局预估的市场平均价格的75%, 然后该局根据市场情况再次向农民支付调整价格,从而保证了农民享有及时、合理、稳定的收入。 加对鸡蛋、奶类、家禽产品实行产量配额管理。加联邦奶制品委员会(Federal Canadian Diary Commission, FCDC)、各省市场营销委员会(Marketing Board)及加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牛奶价格支持政策和产量配额,联邦、省级政府不同程度地介入上述三种商品的市场营销活动。联邦政府负责管理跨省贸易 及国际贸易,各省政府负责管理牛奶的产量和其省内的销售。加牛奶生产者须获得许可证方能生产,并且须通过各省市场营销委员会向加奶制品加工企业进行销售。 加对鸡蛋和家禽的供给管理体制与奶类产品相似,家禽生产者须持有许可证方能通过各省的市场营销委员会向加工厂商进行销售,而该委员会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 生产产量配额分配给农户。各省的市场营销委员会与有关行会组织如加拿大养鸡场主组织( Chicken Farmers of Canada)、加拿大鸡蛋市场营销代理组织(Canadian Broiler Hatching Egg Marketing Agency)等密切合作,帮助生产者进行有关价格的谈判,争取最好价格,以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加十分重视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对食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加拿大谷物法》规定加的谷物质量管理由加拿大谷物委员会( Canadian Grain Commission)负责。该局的具体职责是制定谷物标准、检验和计量方法;负责出口谷物的质量和重量检测,签发最终检验证书;负责粮食的中转事宜;审 查粮食的优良品种及其品质鉴定。经过多年努力,加已建立起较完善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是加农业和农业食品部下属的食品监管机构,具体实施联邦政府规定的所有食品检验、动植物卫生等有关事宜。该署现有员工5900人,其中包括 检验专家、食品安全专家、兽医、农艺师、化学家、系统专家等,拥有世界一流的食品检测系统,其检测手段和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加以上措施保障了农业食品的 质量和安全,提高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加农业食品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呈以下特点: 1、由于百货商店、药店、加油站等加入销售食品行列,食品零售商的界限日趋模糊,随着食品零售商和批发商的相互结合,两者界限也日渐模糊,难以区分;
四、加拿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加联邦和各省政府对农业及农业食品的发展十分重视,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并且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农民的正常收入,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 2004/2005年度,加联邦、省两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资金达73亿加元,占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41%,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协议,联邦和省政府出资 额度分别为53%和39%,其余部分则来自非政府组织。上述资金由联邦、各省政府统一调拨,共同管理。联邦政府支持农业的资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支付农业 保险项目(57.2%)、科研与检验(20.8%)、农业发展及与贸易有关的项目(7.4%)、运作资金(7.3%)、库存和运输(0.3%)。各省政府 对农业的资金支持项目与联邦政府类似,但数量要少得多。目前加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保险项目 加拿大农业收入稳定项目(Canadian Agricultural Income Stabilization, CAIS),于2003年12月实施,取代过去的净收入稳定帐户(Net Income Stabilization Account, NISA)和加拿大农民收入方案(Canadian Farm Income Program, CFIP),是目前加农业最主要的收入安全和商业风险管理(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BRM)项目,旨在尽可能在不影响生产和贸易的情况下稳定农民收入而不是单纯地向其提供补贴。农民、联邦和各省政府按一定比例向此帐户存入资金,如果农民 当年的利润低于政府所设定的参照值,就可得到政府支付的款项,小幅度的利润减少造成的损失由政府和农民对半分摊,利润降幅越大,政府所摊份额就越大。 CAIS最多可补偿农民当年损失的60%,其支付资金取决于农民事先所选择的保护水平,最低保护水平为70%,最高为100%。由于近年来受疯牛病、干 旱、汽油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实际收入有所下降,因此加政府自2004年以来提高了支付该项目的资金,每年增长幅度为3%,为农民减轻经济负担、稳定 收入、抵御风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作物保险项目(Crop Insurance Programs, CIP),该项目是为了保护农民免遭由于气候或其他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等带来的损失。该项目也是由农民、联邦和省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各省政府具体 实施。农民如遭受自然灾害,联邦、省政府联合出资赔偿,目前约70%农民参加了这一保险,2003/2004年度联邦政府的拨款为4.04亿加元。 加拿大农民收入方案(Canadian Farm Income Program, CFIP),在发生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如自然灾害等)农民收入减少,政府向其提供的短期救济方案。联邦和省政府共同负担此项费用,向受灾农民提供过去5年 平均收入70%的经济支持。目前此方案已被加拿大农业收入稳定项目(CAIS)取代。 2、农业科学研究 加每年在这方面的投资约4亿加元, 占农业GDP的3%-3.4%,在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联邦农业和农业食品部、各省农业厅以及大专院校都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其 中,农业和农业食品部下属的科研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拥有6个直属研究所,约50个研究机构,在全国各省还设有研究分支。联邦政府的科研机构侧重于农业科 技的基础理论研究,而省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则侧重于应用研究。 3、减免农业税 加政府十分重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制定长远规划,多年来不断减免农民的各种赋税。2004/2005年度加政府减免农民税收达4.21亿加元,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公司所得税也下调至30%-34%之间,比上世纪60年代下降了35%-40%。 4、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自1960年以来,加逐渐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院、公路、铁路的投入,每年投资增长幅度约2%。
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农产品贸易 六、对中国农业的启迪及几点建议:
|